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波蘭醫學生風波平議(黃達夫)

回應黃達夫最新看法

黃院長
本人對您一向很尊敬,尤其您對病人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但波醫事件明顯是一群 醫師 的子女, 在台灣沒競爭力, 就到 波蘭過個水,
回台灣因長輩的庇蔭, 成為醫師,是一種不公不義的走後門行為,
希望您明察

誠然
以現行醫學生教育訓練和住院醫師養成制度
不可能百分百保證住院醫師的品質
我也認為我們的醫院系統應該
針對能力相對不足 表現不佳的住院醫師
暨要能迅速應變以免影響病人安全
也要有內部檢討懲處的機制

問題在於
每家醫院 每各單位的人力編制都是固定的
每一各能力不足 表現欠佳的人 都會是該單位很大的負擔
每個人都有他本來該負擔的業務
並不會因為要多cover別人 自己的工作負擔就減輕

如果我們不能透過一定機轉
盡量減少能力不足的人進到這個系統
製造出來的龐大負擔
可能足以摧毀原本可以良好運行的單位

有run過醫院總醫師的人都知道
設若一個單位 配給三個住院醫師
本來一個住院醫師要負責照顧15個病人
當中有一個能力遠不及
總醫師只敢給他5床 病況較簡單 較不會出錯的的病人
就意味著 另外兩個住院醫師各要扛下病情較嚴重的20人
值班時本來得負責自己那一區50床
現在要多cover隔壁50床

主治醫師本來可以仰賴值班醫師
現在可能要24小時 待命 甚至自己下來第一線
但主治醫師的體能可能已遠不如年輕醫師
某些第一線醫療的細節 可能也較為生疏

凡此種種 對於醫療品質都有很嚴重的影響
醫院系統當然該有某些機轉來compensate
但還是有一定的capacity

對內
我們當然可以檢討改進我們的醫學生訓練
也可以在徵人的時候嚴格篩選
對外
要求學歷認證和補足實習
(兩者皆是以國內醫學生程度為標準)

到底哪裡不公平 哪裡不合比例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